2024-2025學年寧夏中衛(wèi)市中寧縣九年級(上)期中化學試卷
發(fā)布:2025/6/30 19:0:12
一、選擇題(本題包括11小題,每小題2分,共22分)
-
1.下列實驗方法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( )
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 A 檢驗氧氣 用帶火星木條 B 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C 探究蠟燭燃燒的產(chǎn)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點燃蠟燭,將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D 比較呼出氣體和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用澄清石灰水 組卷:47引用:6難度:0.5 -
2.顏色是實驗現(xiàn)象中非常重要的信息,下列有關顏色描述錯誤的是( )
組卷:46引用:6難度:0.7 -
3.如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( ?。?/h2>
組卷:20引用:3難度:0.7 -
4.學會識圖能發(fā)展科學思維。下列圖像與反應過程的變化趨勢對應正確的有( )
序號 ① ② ③ ④ 圖像 反應過程 KMnO4受熱分解 向含等質(zhì)量HCl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Zn和Fe至過量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 木炭在充滿O2的集氣瓶中燃燒 組卷:48引用:2難度:0.5 -
5.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( ?。?br />
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點燃 B 鑒別CuO粉末和木炭粉 觀察顏色 C 鑒別H2和CH4 分別點燃,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D 鑒別雙氧水和蒸餾水 取樣,分別加入二氧化錳 組卷:68引用:4難度:0.5 -
6.化學是在原子、分子的層面上對物質(zhì)進行研究的基礎自然學科。以下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( ?。?/h2>
組卷:10引用:2難度:0.6 -
7.下列化學用語中,關于數(shù)字“2”的說法正確的是( )
①2H②2NH3③SO2④O⑤Ca2+⑥2OH-⑦H2O+2Cu組卷:210引用:7難度:0.8 -
8.空氣里含有下列成分,其中都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一組是( )
組卷:16引用:2難度:0.9 -
9.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( ?。?/h2>
組卷:94引用:30難度:0.9 -
10.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目的是( ?。?br />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.6克氧化銅粉末
②用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配制成20毫升酒精溶液
③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
④用pH試紙測得正常雨水的pH為6.7
⑤用10毫升量筒量取8.2毫升氫氧化鈉溶液.組卷:8引用:2難度:0.9 -
11.如圖結構示意圖中,表示陰離子的是( ?。?/h2>
組卷:64引用:3難度:0.6
二、填空題(本題共計3小題,共計15分)
-
12.排列都是有一定規(guī)律的,如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數(shù)遞增的順序排列的,請判斷下列兩組物質(zhì)是按什么規(guī)律排列的。
(1)HCl、Cl2、NaClO、KClO3、HClO4,排列規(guī)律是
(2)P2O5、H2SO4、H2CO3、CO2、CO,排列規(guī)律是組卷:54引用:1難度:0.2 -
13.人類生活在地球上,呼吸著空氣。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的氣體是
組卷:114引用:2難度:0.8 -
14.汽車尾氣中含有兩種有害物質(zhì),它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轉(zhuǎn)化為無害物質(zhì),微觀示意圖如圖,請回答:
(1)A的化學式是
(2)A、B、C、D中屬于單質(zhì)的是
(3)圖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
(4)如圖丙,氫的相對原子質(zhì)量為”所表示的元素和氫元素,有關該化肥的說法正確的是
a.該化肥屬于氮肥,能增強作物的抗倒伏能力
b.該化肥可能是尿素[CO(NH2)2]
c.該化肥可能是硝酸銨
d.該化肥一定不能與堿性物質(zhì)混合施用組卷:43引用:1難度:0.5
三.應用題(本題共計2小題,共計13分)
-
15.石墨烯
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剝離出來的單層碳原子晶體,是目前為止最薄的二維納米碳材料,1mm厚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,因其結構特殊,具有很多優(yōu)異性能,如極高的導熱性、導電性及高強度等,被譽為“新材料之王”。
近年來,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,冬季體育比賽時制服就使用了石墨烯材料,其優(yōu)異性能,為運動員和工作人員保暖護航。石墨烯的遠紅外升溫特性,能瞬間升溫,高效蓄熱,達到超強保暖的效果。如圖1為石墨烯含量對升溫效果影響的測試結果。石墨烯還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線性能,可有效防止人體皮膚曬傷老化,如圖2為不同石墨烯含量的纖維對紫外線透過率影響的測試結果。
隨著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,石墨烯材料將會應用在更多的產(chǎn)品和領域中。
(1)“1mm厚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”,說明構成物質(zhì)的微粒
(2)寫出石墨烯(主要成分為碳)完全燃燒的文字表達式
(3)對比圖1中四條曲線,得到的結論是
(4)石墨烯因為組卷:96引用:3難度:0.7 -
16.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。如圖是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取裝置。
(1)儀器a的名稱是
(2)若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,應選擇的發(fā)生裝置為
(3)實驗室用D裝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組卷:25引用:1難度:0.3
四.實驗探究題(共15分)
-
17.如圖是初中化學的幾個實驗裝置圖,請回答:
(1)圖1中儀器A的名稱:
(2)圖2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,鐵絲燃燒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
(3)圖3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改進實驗,觀察到紅磷燃燒,反應結束后冷卻,注射器內(nèi)的蒸餾水慢慢流入Y形管的下端。實驗前注射器內(nèi)至少應注入
(4)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有關分子運動,設計了如圖4實驗:
資料:①已知濃鹽酸易揮發(fā)出氯化氫(HCl)氣體,濃氨水易揮發(fā)出氨氣(NH3),氨氣與氯化氫氣體相遇會產(chǎn)生大量白煙,這是因為兩者發(fā)生化合反應生成了氮化銨固體。
②氣體的相對分子質(zhì)量越小,其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。
實驗:實驗時在長玻璃管外壁用記號筆做了a、b、c三個標記。實驗開始時同時擠入濃氨水和濃鹽酸,一會兒后玻璃管中產(chǎn)生大量的白煙。
問題:①你認為玻璃管中白煙最濃厚的地方是
②寫出鹽酸與氨氣發(fā)生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組卷:210引用:5難度:0.5 -
18.根據(jù)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圖,回答下列問題:
(1)寫出圖中儀器a的名稱
(2)欲使用KMnO4制取較純凈的O2,應選擇的發(fā)生和收集裝置
(3)實驗室可利用裝置F來檢驗
(4)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完成后,發(fā)現(xiàn)氧氣不純,原因可能是:
A.KMnO4中混入了MnO2
B.收集前,集氣瓶中未注滿水
C.收集后,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
D.未等氣泡連續(xù)均勻冒出時就開始收集
(5)實驗室中常用電石(固體)跟水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乙炔。應選用的發(fā)生裝置是
(6)小杜同學用G裝置收集氧氣,氧氣應該從組卷:34引用:1難度:0.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