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卷征集
加入會員
操作視頻
當(dāng)前位置: 試卷中心 > 試卷詳情

2022-2023學(xué)年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七年級(上)期末語文試卷

發(fā)布:2025/7/2 15:0:17

一、基礎(chǔ)(33分)

  • 1.古詩文名句默寫。
    “歌以詠志,詩以傳情?!崩畎住洞阂孤宄锹劦选分械摹?!--BA-->
     
     
    ”表現(xiàn)的是濃郁深沉的思鄉(xiāng)思親之情;岑參《逢入京使》中的“
     
     
    ”抒寫了詩人遠涉邊塞時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(fù)雜情感;王維《竹里館》中的“
     
    ,
     
    ”傳達出詩人與自然對話、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愜意。

    組卷:1448引用:3難度:0.8
  • 2.讀句子,看拼音,寫詞語。
          時光悄悄地nuó yí
     
    著,zhǎ yǎn
     
    間回到了年尾。我來到j(luò)iē xīn
     
    花園。這時節(jié)pì jìng
     
    的花園明顯地寫著“huāng liáng
     
    ”。然而què hū
     
    是要到新年了。

    組卷:0引用:1難度:0.8
  • 3.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(dāng)?shù)囊豁検牵ā 。?/h2>

    組卷:36引用:1難度:0.8
  • 4.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( ?。?/h2>

    組卷:30引用:1難度:0.7
  • 5.(1)九年級(1)班的同學(xué)用對偶手法擬了一條運動會開幕式入場口號“運動健兒,英姿颯爽;____,____。”下列選項最適合填入橫線處的一項是
     

    A.齊心協(xié)力,一往無前
    B.競技少年,風(fēng)采飛揚
    C.頑強拼搏,創(chuàng)造輝煌
    D.勇敢飛翔,所向無敵
    (2)下面是10月16日運動會比賽項目安排表,你作為九年級(1)班的班長,請向同學(xué)們介紹當(dāng)天運動會比賽安排。注意表達簡明、連貫、通順。
    項目 時間 比賽場地 檢錄地點
    長跑 10月16日上午 操場跑道 面對主席臺的右手邊
    跳繩
    鉛球 10月16日下午 操場旁沙坑
    (3)九年級(1)班寫了一份廣播稿,給本班參加長跑比賽的同學(xué)們加油鼓勁。其中有兩處表達有誤,請找出來并修改。
          ①張曉文!劉岸雨!你們是九年級(1)班的驕傲!②我們在看臺上為你們吶喊鼓勁。③在紅色的跑道上,你們奔跑向前、奮力拼搏。④此刻、跑道就是展現(xiàn)實力的舞臺。⑤起跑、加速、沖刺,你們一步步跑向勝利的終點。⑥你們在運動場上灑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不會被辜負(fù)。⑦通過你們的努力,一定會收獲成功的喜悅?、鄷晕?、岸雨,向前沖吧!

    組卷:10引用:1難度:0.5

二、閱讀(47分)

  • 6.閱讀《陳太丘與友期行》,完成下面小題。
          陳太丘與友期行,期日中。過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元方時年七歲,門外戲??蛦栐剑骸白鹁诓??”答曰: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?!庇讶吮闩唬骸胺侨嗽眨∨c人期行,相委而去?!痹皆唬骸熬c家君期日中。日中不至,則是無信;對子罵父,則是無禮。”友人慚,下車引之,元方入門不顧。
    (1)解釋下列加點字。
    ①太丘
     

    ②去后
     

    ③尊君在
     

    ④元方入門不
     

    (2)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“與人期行,相委而去”一句。
    (3)文中特意強調(diào)“元方時年七歲,門外戲”有何用意?
    (4)面對“友人”責(zé)罵自己的父親,元方是如何回答的?這表現(xiàn)出他怎樣的特點?

    組卷:169引用:3難度:0.9
  • 7.非連續(xù)性文本閱讀,回答下列問題。
    公筷公勺,你會使用嗎沈嘉祿【材料一】
    分食是中國餐飲的傳統(tǒng)??可以肯定地說,古代的許多場合,中國人是實行分食制的,一人一食,一人一桌。青銅器中的匕、勺、匙等,都可看作是用于分食的“公器”。春秋戰(zhàn)國或更早的商周,中國還沒有今天常見的桌子、椅子,吃飯的時候主客席地而坐,食物放在低矮的食案或面前的地上,每人一份,各吃各的。今天仍在使用的“筵席”一詞,其中的“席”字,本意就是草席或篾席。“荊軻刺秦王”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,戰(zhàn)國末期,燕太子丹請荊軻吃飯,與他等案而食,可以想象的場景就是在兩張食案上放置相同的飯菜,主賓兩人各吃各的。這是太子丹對荊軻的禮遇。案高不足33.3厘米,案面也不會超過0.22平方米,成語中有“舉案齊眉”一說,說明它的體量是不大的,否則舉起來就比較麻煩。
    ??《史記?孟嘗君列傳》也記錄了一個故事:孟嘗君曾待客夜食,有一人蔽火光??团?,以飯不等,輟食鋅去。孟嘗君起,自持其飯比??蛻M,自刎。孟嘗君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大佬,任何人不論出身只要有才能都可成為他的門客。他有非比尋常的政治眼光,待客亦有講究之道。只是那個門客過于計較,過于天真,或者說有超前的“平等意識”,但最后因自慚而自裁。這個故事也說明先秦時期就已實行分食制了,如果像后來主客坐在一張圓臺面上合食,就不會發(fā)生“飯不等”的誤會了。
    ??唐宋以后中國人開始使用桌子、凳子、椅子等高足家具,這就為多人合食提供了條件。另一方面也因為歷經(jīng)戰(zhàn)爭、災(zāi)荒、遷徙等,大家族、大家庭代代延續(xù)非常不容易,合食就被視為家庭和睦、子息興旺的象征。明清以來,中國人還特別追求四代同堂的家庭結(jié)構(gòu),一個大家庭在同一屋檐下合食,氣氛特別美好。
    分食的推廣與阻力??古代中國采用分食制,也不是涵蓋所有場合,一般出現(xiàn)在禮儀場合,主要是為了強調(diào)君臣、主客的秩序以及上下、內(nèi)外之別。封建社會的秩序是十分要緊的,倘若僭越或者犯禁,就會腦袋搬家?,F(xiàn)代社會強調(diào)平等、民主、和諧,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,今天的分食制強調(diào)的是平等與飲食安全。
    ??但在家庭或親密朋友聚會時,有人就認(rèn)為公筷公勺多此一舉,會影響歡宴的氣氛。再從習(xí)慣上說,家里的長輩一般會通過夾菜、喂食這樣的親昵行為來表達對兒孫輩的關(guān)愛,年輕人之間也會通過給對方夾菜來表達特別的感情。
    ??一種歷史悠久、適應(yīng)范圍普遍的習(xí)慣形成不易,改變更加不易。實行公筷公勺也相當(dāng)不易。此次疫情期間,民眾已經(jīng)認(rèn)識到分食制的重要性,分食制可以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,還可以減少食物浪費。
    ??中國合食的習(xí)慣是很難改的。不過在機關(guān)、企事業(yè)的食堂,在大、中、小學(xué)校,一直是采取分食制的,分食制從娃娃抓起,是個好辦法。
    ??同時,有關(guān)方面也要推動、鼓勵、監(jiān)督餐飲場所,從制度上確定使用公筷公勺,在餐具的設(shè)計上,還要加強標(biāo)識性和便利性。從現(xiàn)有的餐具來說,在使用設(shè)計上已經(jīng)相當(dāng)合理了,但提示性有待進一步加強,以減少食客的誤操作。
    (選自《食品與生活》,有刪改)【材料二】
    使用公筷公勺、分餐進食的好處有些??①干凈衛(wèi)生、預(yù)防疾病。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時個人使用的餐具接觸公共食物,可減少病從口入的風(fēng)險?;煊貌途咦畲蟮碾[患是感染幽門螺桿菌,在疫情期間,避免混用餐具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傳播的風(fēng)險。
    ??②減少浪費、文明餐飲。使用公筷公勺可以幫助大家養(yǎng)成定量取餐、按需進食的習(xí)慣。在外用餐沒有吃完的,大家盡可以放心打包回家。減少浪費的同時還培養(yǎng)了人們環(huán)保節(jié)約的良好風(fēng)尚。
    【材料三】
    如何推進使用公筷公勺、分餐進食??①用餐前,應(yīng)主動配置公筷公勺。
    ??②用餐時,應(yīng)先使用公筷公勺取菜(湯),放置在自用餐具內(nèi),再以私筷私勺進行食用。
    ??③使用公筷公勺應(yīng)注意公共衛(wèi)生,使用后應(yīng)立即放還至原味,以便其他賓客使用。
    ??④公筷取菜宜適量,不可將多取的菜放回盛器。
    ??⑤用公筷公勺應(yīng)夾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,不可用公筷公勺隨意翻菜。
    ??⑥餐后剩余食品打包或撤盤,應(yīng)使用公筷公勺。
    ??⑦集中用餐、來客接待時自覺使用公筷公勺,外出聚餐時主動索要公筷公勺,不互夾菜,各取所需。
    (1)下圖是文文制作的一張關(guān)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海報,請你為她補上一句標(biāo)語。

    (2)下列對材料解讀正確的一項是
     

    A.戰(zhàn)國時期,吃飯的時候,主客席地而坐,每人一份,各吃各的,主人對客人的一種禮遇。
    B.材料一中引用孟嘗君與門客的故事,旨在說明孟嘗君有非比尋常的政治眼光,待客亦有講究之道。
    C.疫情期間民眾已經(jīng)認(rèn)識到分食制的重要性,也養(yǎng)成了使用公筷公勺的習(xí)慣,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,還可以減少食物浪費。
    D.外出聚餐時應(yīng)主動索要公筷公勺,不互夾菜,各取所需;但在家接待客人時,因為自家的勺子和筷子洗得干凈,所以可以不用公筷公勺。
    (3)請結(jié)合材料一和材料三,說說在現(xiàn)代社會推行使用公筷公勺、進行分餐制的有效做法。(列舉三點即可得滿分)

    組卷:18引用:1難度:0.5
  • 8.閱讀下面的文章,完成問題。
    開在心里的橘子花      ①周日的清晨,穿上運動裝前往郊外的南山。山風(fēng)徐徐,吹拂著臉龐。突然,隱隱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,我四處張望,并沒有看見有花啊。我循著花香一路尋去,轉(zhuǎn)過一座小山坡,頓覺眼前一亮,滿眼繽紛,這里竟是一片翠綠的橘林。
          ②小小的橘子花綴滿枝頭,金黃的花蕊一團團,一簇簇,擠擠挨挨,肆意綻放,像調(diào)皮可愛的小精靈。真香??!它靜靜的開著,不張揚,不喧嘩,自然開放在荒郊僻野。一陣風(fēng)吹過,幾朵小花飄落于掌心,花瓣雖已漸漸枯落,卻仍可嗅到淡淡余香,我的心里充盈著滿滿的感動。
          ③小時候,故鄉(xiāng)很多人都會栽種橘樹,父親在老屋后也種了兩棵。用不著精心打理,經(jīng)過陽光雨露的沐浴,橘樹很快長得高大茂盛,綠意盎然。每年清明幾場春雨后,初夏的某天,似乎只一夜之間,你家的橘子花開了,他家的橘子花開了,全村的橘子花都開了,整個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。我和小伙伴們常常跑到樹下玩耍,摘幾朵橘子花別在發(fā)間,披著滿身的花香,歡天喜地滿村子瘋跑。這時,父親看著滿樹橘花,臉上露出笑容?!翱催@花開得多好,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錯啊!“他仿佛已看見金黃的橘子綴滿枝頭。
          ④橘子成熟了,我們幾兄妹幫著父母采摘橘子,分享著收獲的喜悅。橘子圓溜溜、黃橙橙的,酸甜可口。父母每年都會送些給親戚、鄉(xiāng)鄰,自家也留一些。有一年,橘子遭了蟲害,收成很少,母親把橘子鎖在柜子里,家里來了客人才拿出來招待,我們才能分到幾瓣吃,讓人覺得心里欠欠的。
          ⑤一次放學(xué)回家路上,我和同伴路過一片橘林,樹上的橘子笑紅了臉,像一個個晶瑩的紅燈籠,刺激著我的味蕾。我咽了咽口水,瞄了一眼身邊的同伴。同伴環(huán)顧四周悄然無人,便給我使了個眼色,我們迅速摘下了兩個橘子,飛也似地逃離橘林,心怦怦亂跳。掰開橘子一陣?yán)菂谆⒀?,酸甜的滋味讓我們開心不已。我舍不得全部吃掉,便留下幾瓣放書包里。
          ⑥晚上,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幾瓣橘子,不巧被進屋的父親發(fā)現(xiàn)。他沉著臉問:“小惠,哪來的橘子?”“我,我,別人給的……”我支支吾吾地,低下頭不敢看父親的臉?!笆遣皇窃诖孱^樹上摘的?聽說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。”我的臉喇地紅了:“爸,我,我錯了!”
          ⑦“你記住了,別人家的東西,咱千萬不能拿,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?!蔽尹c點頭,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。父親的聲音不大,卻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,讓我牢記一生,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。
          ⑧橘子花開了一年又一年,父親已過世多年,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開了嗎?——于我,它們一定開了,開在我的心里,芬芳著我生命的每一天。
    (1)下列對文章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(dāng)?shù)囊豁検?
     

    A.選文語言形象生動,情真意切,有濃郁的抒情意味。
    B.第②段中“金黃的花蕊一團團,一簇簇,擠擠挨挨”一句運用疊詞,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點。
    C.第③段中“他仿佛已看見金黃的橘子綴滿枝頭”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,形象寫出了父親對橘子豐收的憧憬。
    D.閱讀第③④段,可以感受到作者故鄉(xiāng)民風(fēng)的淳樸和家庭的溫馨和睦。
    (2)去掉①②段將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,請從記敘順序的角度說明理由。
    (3)文章以“開在心里的橘子花”為標(biāo)題,有何作用?

    組卷:46引用:4難度:0.5

三、作文(50分)

  • 9.請從下面兩個寫作任務(wù)中任選一個,寫一篇作文。
    ??有時候,一味地往前走可能效果并不好,不妨停下來整理思緒,再重新出發(fā)。浮躁時,看清自己再往前走;迷茫時,堅定目標(biāo)再往前走;壓力大時,輕裝上陣再往前走……回望來路,及時復(fù)盤,再往前走,可能效果會更好。你的生活中,有沒有這樣的經(jīng)歷呢?
    (1)請以“_______,再往前走”為題目,寫一篇記敘文。
    ??要求:
    ①請將題目補充完整。
    ②表達意圖明確,內(nèi)容具體充實。
    ③600字左右。
    ④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(guān)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。
    (2)往前走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(zhǔn)備呢,我們應(yīng)該以怎樣的狀態(tài)繼續(xù)前行呢?
    ??請自選角度,自擬題目,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,表達你的思考。
    ??要求:
    ①觀點明確,有理有據(jù)。
    ②600字左右。
    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(guān)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。

    組卷:4引用:2難度:0.5
APP開發(fā)者:深圳市菁優(yōu)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| 應(yīng)用名稱:菁優(yōu)網(wǎng) | 應(yīng)用版本:5.0.7 |隱私協(xié)議|第三方SDK|用戶服務(wù)條款
本網(wǎng)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,除本網(wǎng)組織的資源外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版權(quán),請立刻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并提供證據(jù),本網(wǎng)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改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