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卷征集
加入會員
操作視頻
當(dāng)前位置: 試卷中心 > 試卷詳情

2024-2025學(xué)年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七年級(下)段考數(shù)學(xué)試卷(3月份)

發(fā)布:2025/7/18 9:0:7

一.選擇題(共10小題,滿分40分,每小題4分)

  • 1.將一張長方形紙片按如圖所示的方式折疊,紙帶重疊部分中的∠α的度數(shù)等于( ?。?/h2>

    組卷:119引用:2難度:0.9
  • 2.如圖,AB∥CD,下列結(jié)論中正確的是( ?。?/h2>

    組卷:47引用:4難度:0.9
  • 3.將一副三角板按如圖放置,則下列結(jié)論:
    ①如果∠2=30°,則有AC∥DE;
    ②∠BAE+∠CAD=180°;
    ③如果BC∥AD,則有∠2=45°;
    ④如果∠CAD=120°,必有∠4=∠C;
    正確的有( ?。?/h2>

    組卷:81引用:1難度:0.7
  • 4.如圖,將一張長方形紙片沿EF折疊后,點D、C分別落在點D′、C′的位置,ED′的延長線與BC相交于點G,若∠EFG=50°,則∠1為( ?。?/h2>

    組卷:251引用:1難度:0.5
  • 5.以下調(diào)查中,適宜采用普查的是( ?。?/h2>

    組卷:84引用:1難度:0.6
  • 6.將一個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按如圖所示的位置擺放,若∠1=35°,則∠2的度數(shù)為(  )

    組卷:678引用:4難度:0.5
  • 7.下列說法中,正確的是( ?。?/h2>

    組卷:130引用:1難度:0.8
  • 8.如圖,l是一條水平線,把一頭系著小球的線一端固定在點A,小球從B到C從左向右擺動,在這一過程中,系小球的線在水平線下方部分的線段長度的變化是(  )

    組卷:143引用:5難度:0.7
  • 9.在△ABC中,BC=6,AC=3,過點C作CP⊥AB,垂足為P,則CP長的最大值為( ?。?/h2>

    組卷:948引用:15難度:0.2
  • 10.“雙減”政策實施后,某校展開了豐富的課外活動,A,B,C,D,分別代表“書法”“繪畫”“器樂”“體育”等課外活動,要求每名學(xué)生必選且只選一種活動參加,該校八年級學(xué)生選擇情況如下表及如圖所示的扇形統(tǒng)計圖:
    課外活動種類 A B C D
    人數(shù)(人) a 175 100 d
    下列選項錯誤的是( ?。?/h2>

    組卷:184引用:3難度:0.7

二.填空題(共5小題,滿分15分,每小題3分)

  • 11.光線在不同介質(zhì)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,因此當(dāng)光線從水中射向空氣時,要發(fā)生折射,由于折射率相同,所以在水中是平行的光線,在空氣中也是平行的,如圖,∠1+∠2=103°,則∠3-∠4的度數(shù)為

    組卷:1550引用:14難度:0.6
  • 12.填空完成推理過程:
    如圖,∵AB∥EF(已知)
    ∴∠A+
    =180°(

    ∵DE∥BC(已知)
    ∴∠DEF=

    ∠ADE=

    組卷:209引用:1難度:0.8
  • 13.如圖,已知直線AB,CD被直線EF所截,AB∥CD,點P是平面內(nèi)位于直線EF右側(cè)的一動點(點P不在直線AB,CD,EF上),設(shè)∠BGP=α,∠DHP=β,在P點運(yùn)動過程中,∠P的度數(shù)可能是
    .(結(jié)果用含α,β的式子表示)

    組卷:70引用:1難度:0.5
  • 14.為了了解我校八年級學(xué)生的視力情況,從八年級全部960名學(xué)生中隨機(jī)抽查了80名學(xué)生的視力.在這個問題中,樣本的容量是
     

    組卷:326引用:7難度:0.7
  • 15.如圖所示:
    (1)如果已知∠1=∠3,則可判定AB∥
    ,其理由是:
    ;
    (2)如果已知∠4+∠5=180°,則可判定
    ,其理由是:
    ;
    (3)如果已知∠1+∠2=180°,則可判定
    ,其理由是:
    ;
    (4)如果已知∠5+∠2=180°,那么根據(jù)對頂角相等有∠2=
    ,
    因此可知∠4+∠5=
    ,所以可確定
    ,其理由是:

    (5)如果已知∠1=∠6,則可判定
    ,其理由是

    組卷:24引用:1難度:0.5

三.解答題(共6小題,滿分65分)

  • 16.完成下面的證明.
    已知:如圖,直線a,b,c被直線l所截,∠1+∠2=180°,∠1=∠3.
    求證:b∥c.
    ?證明:∵∠1+∠2=180°,
    ∴a∥
    ).
    ∵∠1=∠3,
    ∴a∥
    ).
    ∴b∥c(
    ).

    組卷:227引用:4難度:0.6
  • 17.將一塊三角板CDE(∠CDE=90°,∠CED=60°)按如圖所示方式放置,使頂點C落在∠AOB的邊OB上,CE∥OA.經(jīng)過點E畫直線MN∥OB,交OA邊于點M.
    (1)如圖1,若∠AMN=60°.
    ①求∠ECB的度數(shù);
    ②試說明:DE平分∠CEN;
    (2)如圖2,EF平分∠DEN,交OB邊于點F,試探索∠O與∠EFB之間的數(shù)量關(guān)系,并說明理由.

    組卷:169引用:2難度:0.5
  • 18.如圖,已知∠1+∠2=180°,∠3=∠B.求證:∠AED=∠C.
    證明:∵∠1+∠4=180°(平角的定義),
    又∵∠1+∠2=180°(已知),
    ∴∠2=∠4(
    ).
    (內(nèi)錯角相等,兩直線平行).
    ∴∠3+
    =180°(
    ).
    ∵∠3=∠B(已知),
    ∴∠EDB+∠B=180°(等量代換).
    ∴DE∥CB(同旁內(nèi)角互補(bǔ),兩直線平行).
    ∴∠AED=∠C(
    ).

    組卷:130引用:2難度:0.8
  • 19.已知:如圖,DG⊥BC,AC⊥BC,EF⊥AB,∠1=∠2,求證:CD⊥AB.

    組卷:3472引用:43難度:0.7
  • 20.某中學(xué)為了預(yù)測本校應(yīng)屆畢業(yè)女生“一分鐘跳繩”項目考試情況,從九年級隨機(jī)抽取部分女生進(jìn)行該項目測試,并以測試數(shù)據(jù)為樣本,繪制出如圖所示的部分頻數(shù)分布直方圖(從左到右依次分為六個小組,每小組含最小值,不含最大值)和扇形統(tǒng)計圖.

    根據(jù)統(tǒng)計圖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:
    (1)補(bǔ)全頻數(shù)分布直方圖,并指出這個樣本數(shù)據(jù)的中位數(shù)落在第
    小組;
    (2)若測試九年級女生“一分鐘跳繩”次數(shù)不低于130次的成績?yōu)閮?yōu)秀,本校九年級女生共有260人,請估計該校九年級女生“一分鐘跳繩”成績?yōu)閮?yōu)秀的人數(shù);
    (3)如測試九年級女生“一分鐘跳繩”次數(shù)不低于170次的成績?yōu)闈M分,在這個樣本中,從成績?yōu)閮?yōu)秀的女生中任選一人,她的成績?yōu)闈M分的概率是多少?

    組卷:194引用:65難度:0.5
  • 21.如圖1,CE平分∠ACD,AE平分∠BAC,∠EAC+∠ACE=90°.

    (1)請判斷AB與CD的位置關(guān)系并說明理由;
    (2)如圖2,在(1)的結(jié)論下,當(dāng)∠E=90°保持不變,移動直角頂點E,使∠MCE=∠ECD,當(dāng)直角頂點E點移動時,問∠BAE與∠MCD是否存在確定的數(shù)量關(guān)系?

    組卷:383引用:3難度:0.6
APP開發(fā)者:深圳市菁優(yōu)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| 應(yīng)用名稱:菁優(yōu)網(wǎng) | 應(yīng)用版本:5.0.7 |隱私協(xié)議|第三方SDK|用戶服務(wù)條款
本網(wǎng)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,除本網(wǎng)組織的資源外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版權(quán),請立刻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并提供證據(jù),本網(wǎng)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改正